桥梁转体施工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了,但今天提到的这座高架桥,跨铁路线两侧分别转体,完成在空中合龙,据说真的是国内第一次。
这座高架桥位于武汉,有个很拗口的名字:姑嫂树路高架跨铁路线段。 按规划,姑嫂树路(三环线—发展大道)全长3.3公里,将按“主线高架+地面辅道”方式建设,其中主线高架为城市快速路标准,设计车速为每小时60至80公里,主线高架双向4至6车道,地面辅道为6至8车道。于去年7月正式动工的姑嫂树路高架(三环线——发展大道),计划今年底建成通车。能否如期通车,关键在于跨铁路桥段的施工。姑嫂树路跨铁路桥下有我国最重要南北铁路大动脉——京广铁路和东西向高铁干线——合武铁路,共十几股铁路线,平均几分钟就有一趟列车驶过。如与武汉大道跨铁路桥一样,在铁路上方搭支架围起来施工,搭支架得3个月,施工需要10个月,拆除还需要14个月,工期赶不上。被逼无奈,施工方只能玩起“空中转体”的绝活。
施工方中铁大桥局七公司介绍,两侧的桥梁一个重16000吨,一个重13000吨,他们会先在铁路两边把桥墩建好,在桥墩顶部装上特制转盘,再在转盘上沿铁路平行的方向浇筑高架桥面,最后通过大型设备将高架桥面旋转到垂直于铁路上空的方向后合龙,并拼接固定起来,再展开桥面施工,预计今年11月完成“空中转体”,“转体”动作2个小时左右即可完成。为以防万一,空中转体时,会先在高架桥上安装全封闭式的吊架,确保一颗螺丝都不会掉入铁路轨道。
关于桥梁转体施工
关于转体施工的前生今世,参考两篇硕士学位论文《佛山东平大桥转体施工》和《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转体施工关键技术分析》,总结摘录如下:
转体施工的历史
转体工艺最早始于上世纪40年代,而真正用于桥梁结构旌工,始于50年代意大利修建的多姆斯河桥,为竖转法施工,跨径达70米。在竖转法产生大约30多年后,才在竖转法的启迪下开始了平转工艺的尝试。1976年,奥地利多瑙河运河大桥施工时,对跨度为55.7m+119m+55.7m的双塔斜拉桥采用了平转施工,转体重量超过3000t。该桥的成功转体,惊动了世界桥梁界。
我国是世界上桥梁平转法施工发展速度最快、建桥最多的国家,其施工工艺带有鲜明的中国特点,而且是在无外来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首先在地处偏僻的四川阿坝地区发展起来的。国内从1975年就开始独立进行拱桥转体施工工艺的研究,并于1977年首次在四川省遂宁县采用平转法建成第一座跨径为70m的钢筋混凝土箱肋拱转体施工试验桥,转体重量1200t。此后,转体施工工艺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先后在100余座桥梁上采用了转体施工,其转体重量由千吨级上升到万吨级。
容易出现的问题
- 减轻转体重量而设计不当
- 转动轴心位置不当
- 混凝土圬工施工质量不高或处理不当
- 滚轮或滑道设置精度底
- 上下转盘错位
转体施工的定义
桥梁转体施工方法是利用桥梁结构本身及结构用钢做施工设施,在非设计轴线位置浇注或拼装成形后,利用摩擦系数很小的滑道及合理的转盘结构,以简单的设备整体旋转到位的一种施工方法。
转体施工法将桥跨的建造从不具备支架法施工或不能影响通航、通车的障碍上空转移到岸上进行,然后转到桥轴线处合拢,此法可适应较大的桥梁跨径。因其具有节约施工材料,使用设备少,快速便捷,且不影响通航、不中断通车等优点,故从转体施工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成为桥梁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转体施工分类
桥梁转体施工新技术的思想可能是受开启桥的启发而产生的,与开启桥的竖转和平转开启方法一样,它可分为竖向转体施工法(简称竖转法)、一水平转体施工法(简称平转法)以及平转与竖转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以平转法应用最广泛。竖向转体法按其转动方向分为向上和向下两种。水平转体施工按其转体有无配重可分为有平衡重平衡转动体系施工和无平衡重转体施工两种。
转体系统主要由转动支承系统、转动牵引系统和平衡系统组成。其中,转动支承系统是平转法的核心。
参考资料
- http://www.chinabridge.org.cn/article-1768-1.html
-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3-01-24/content_8116137.html
不知道博主交换链接否,谢谢
@屌丝 不好意思,咱们内容相差有点大
再换工作,就去个工程建设企业。。。
先抢了,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