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浙大发表10万+网文视为一级期刊”,可能我们都想多了

今天被一条新闻震惊了两次,第一次是听说浙江大学首开先河,对在中央媒体、商业门户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自媒体、今日头条等平台发布文章或动画等多媒体作品,产生重大影响的,可以认定为国内核心期刊、国内一级学术期刊,甚至国内权威学术期刊。讲真,我深知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优秀学术传统、强调学术自由的机构,然而这一次真的是步子迈得有点大,让我震惊了一番。随后让我再次震惊的,则是网络上铺天盖地质疑的声音,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写鸡汤文,只要阅读量够就可以毕业了?”

“咪蒙这类,恐怕院士挡不住了”

“学人一席存风骨,奈何官人轻骨头”

……

为什么一所大学的内部奖励新规能引起社会上这么大的反向呢?要我说,这恰好正是学术圈与社会割裂的表现,即:提出质疑的大多不在学术圈,学术圈里的资深人士大多看不到这篇文章。

那么,作为一名工科生,我今天斗胆来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学术圈长啥样?

许多人认为,做学问就是写文章,这话也对也不对。文章的确是要写的,但这是“做学问”的结果,而非过程。看看一篇文章里面的核心内容吧:introduction里描述了要面对和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以及本文是从何角度入手的,material&experiment里描述了采用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这是要保证别人可以做出相同的试验结果的,results&discussion里则是根据试验数据,作者提出的新观点以及分析过程,conclusion则给文章讨论的内容来一个盖棺定论。

理工农医这几科,文章内容大致相同,至于文史哲,虽然体系不一样,但至少是做到了用科学方法解决科学问题这一点的。

然而,写了文章不算完,更重要的是投稿——所有的学术成果必须经过同行评议这个流程。

这是做学术与做习题最大的区别,所有习题都有明确的标准答案,而学术则是学者对所在领域前沿的探讨,至于探讨嘛,就有可能对,有可能错,到底是对是错呢?不知道!是的,真是不知道!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敢说自己做的实验就是百分百的真理,如果他说了,他也就否定了科学的“可证伪”性,从而无法在学术圈里立足。

那么,为了尽可能地接近真理,于是每篇投稿到学术期刊的文章,都会经过3位左右的同行进行匿名随机评审,根据评审意见决定是否刊出。

好,总结一下,学术圈里的基本生态,是用科学方法解决科学问题,做出的科学成果经同行评议后发表在学术期刊。而学术圈里还有另一个规矩,对成果进行评议的同行专家,在行业内越是权威,这个成果的可信度、重要性就越高——这就是之所以各大高校内部对学术文章的重要性排名,给出SCI期刊>E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各种学术会议文章的排序了(SCI里还有影响因子和分区等更细致划分),因为期刊越牛,其聘请的审稿专家也就越牛、期刊越牛,权威专家就越会把给该期刊审稿看作成一种至高荣誉,这就形成一个“闭环”了。

于是,问题来了:任何大众媒体,无论是多么主流的电视、报纸、杂志媒体,都不是学术期刊,因为他们缺少了同行评议这个关键环节。

因此,浙江大学才会说把这些阅读量高、影响力大的文章“视为”学术期刊,一个“视为”差了十万八千里。

如果我是浙江大学的一员,我会将辛辛苦苦得到的学术成果发表在报纸上、微信上吗?显然不会啊!别人拿着我的文章,稍作改动,发表到其他学术期刊上,那这个成果不就丢了么?报纸可起不到对学术成果保护的作用啊。我要是把已经发表过的文章再发到报纸上,暂且不论说会不会真的有10万人看,但就这篇文章能不能通过浙大的专家评审都不一定,这不会被算作一稿多投吧?

而且,算来算去,影响力再大的文章,最终也只能算个核心。而对于浙江大学来说,核心期刊除了凑数之外,应该在评职加薪方面并没有什么用处的吧。而且到时候还得经过专家会评审,能不能算得上还不一定呢,还不如直接发个核心简单方便。

谁会是10万+文章的作者?

前面分析可知,学术圈不需要10万+,那谁会成为这些10万+文章的作者呢?我想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本科生:本科生还没有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术训练,他们还不懂得写一篇中文核心的难度远远小于10万+的网文这个道理,而且在本科阶段,年轻人对嘉奖有着一种迷之向往,因此他们会去尝试;

学校内的行政人员:从辅导员到团委、党委,以及行政楼里的那些数不清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严格来说,他们不属于学术圈,而在党报等媒体上发表文章,早就是行政人员的必备技能。比如最近火爆朋友圈的北大“准80后”陈宝剑副校长,他就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报刊发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类的文章。若是还能算作是篇核心期刊,对于行政人员来说,也还算是有了另一重价值,只是这样的文章,要达到10万+可真是一个难题。

教师们撰写的科技报道或科学评论:我觉得这才是应该大力鼓励的行为。君不见各种伪科学、反智的鸡汤文在移动互联网里大肆其道,还有那曾经的“吃盐预防核辐射”的谣言差点造成社会恐慌,类似的事情太多太多,这的确是民众科学素质低下的体现,然而科学共同体在科学知识普及领域近似于集体失声却是应该被批评的。

说一个真实的事情:我爱人的师妹有一年去爱尔兰参加国际会议,入境过关的时候,老外问她是因何入境,她提供了会务组提供的证明后,老外看过之后,竟然狂赞她的这个研究方向有前途,以后应当好好发展!由此可见,国外普通民众对于科学技术的基本认识比我们先进的太多。那么,他们是如何有这样深刻的了解的呢?国外有很多科学家在业余时间也会进行面向公众的写作,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背后那些有意思的小故事,以及那些激动人心的新发现。

这方面,我们国家肯投入精力面向公众写作的专家实在是太少太少。在此推荐一下北京大学饶毅、鲁白、谢宇三位科学家发起的自媒体《知识分子》在这个领域堪称首屈一指。

为什么很少有人愿意这样做呢?因为这些工作不算工作量!升职加薪用不上!高校如今的氛围可远远没有圈外人以为的那么自在,常年不停的考核,课时+科研哪一样都不能少,有时候还赶上评估、课改……于是高校里的多数人看起来总是一脸疲惫,哪有什么心思写科技评论那。

转变这个局面,需要进行高校制度改革,然而,这需要大智慧,而且也需要多一些时间。

最后,来谈谈学术圈并不了解的互联网吧。以我十多年互联网深度参与的经验,基本可以认定:

1.所有与“流量”有关的信息都不要轻信,无论是网站访问量还是自媒体阅读量,甚至是APP下载量,都有可能是虚假的;

2.当今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这个时代我们看到的资讯基本上都是各种算法根据我们的喜好推送过来的,而那些阅读量超多的文章,大多只是迎合了部分读者的喜好,而非能给人多少启发。

如此看来,每年六月份,浙大的专家组评审们可是有的忙了。

 

长河

在曾经的博客时代,是“首个桥隧工程领域独立博主”,目前是一名默默耕耘的普通高校教师。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未必成熟、绝不权威。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