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以前,我用手机看完了这本书。可能是多年接受理工科教育的缘故,已经很久没被人文类著作打动内心了,西村幸夫教授的这部著作正是一面可以直视内心的镜子。
西村幸夫,工学研究科都市工学专业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副校长,城市规划专家,曾担任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副会长,是一位多年来致力于保护城市风貌的学者。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正在经历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那时候多数的日本人一味关注经济,关注生活条件的改善,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故乡的面貌,拆掉老房子,填埋古河道,以期望“更好的发展”。但是,故乡面貌的巨变使得“记忆”面临无处可寻的风险,于是陆陆续续有些人开始反思这个现象,他们成立俱乐部,组织展览,组织文化活动,组织人们去街头发现故乡的美……这就是日本“社区营造”的发展过程。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如今那些经历过社区营造的城市,虽然经济不一定持续发展,但居住在那里的人们都能时刻感到幸福和满足——这就回到了一个简单的命题:生活的意义在于赚钱,还是赚钱的目的是为了生活。
有时候感到中国就像个孩子。在东北,冬季里家长都会告诫小孩子不要用舌头或嘴唇碰触金属,因为那样会把肌肤“冻”在上面。有的孩子明明知道后果的严重性,但还是想试一试,非要粘得鲜血直流才肯罢休。孩子就是这样喜欢“直接经验”,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越来越重视“间接经验”——因此,人类才得以通过学习知识而实现不断进步。悲哀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地在重复着上面那个悲催小孩的故事,大有非要把世间所有其他国家失败教训的苦果统统品尝一遍才肯罢休的意思。
书中提到了17个城市开展社区营造的案例,生活在那17座城市中的人们是幸福的,他们没有过多地依靠政府,而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完成了以下几件事:
- 找到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中有魅力的地方;
- 与同样喜欢故乡的人一起聚会,享受快乐的交流;
- 通过出版物、组织活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城市的人文气息;
- 得到了所在城市多数市民的认同;
- 与政府沟通,调整城市规划方案,得出满足“经济发展”与“保护传统风貌”双向需求的最佳结果。
在中国,社区营造也有成功的案例,比如陈统奎的海南乡村。但是在大城市,无论国内外,均无典型的成功案例。我去过的城市不多,但市民对城市感情深厚的,觉得南京做得最好,那里是一个人文气息很浓的城市。
哈尔滨是我的故乡,非常希望能为故乡做点什么,并在四年前付诸实践,有了imharbin.com。四年下来,感受颇深,主要是期待达成“更多市民的共识”太难,人们还是在自顾自地奔跑,关注身边美景的时间太少。或许面对的困难越艰巨,越是应该坚持下去。
自从读过这本书,我也就再也无需多费口舌跟人讲“大话哈尔滨”的意义和价值,只需送人一本书即可。
我的理想,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成为一个中国大城市社区营造的案例之一,加油!
这个四周年纪念视频出自我的一个师弟之手,非常感谢他的帮忙!
图书下载地址:http://vdisk.weibo.com/s/IVshwoReeF
看看老北京城吧,再看看现在的北京,这都呈什么样子了,可惜了梁思成夫妇,哎,老毛啊
@追寻那逝去的心灵 事已至此,感慨没用啦,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尽力而为做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