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丁同学两篇论文后产生的疑问

今天可是劫后余生。刚才试验一款可以屏蔽指定IP段的WordPress插件,结果搞得Mysql数据表发生错误,幸好我还是知道进入phpmyadmin里进行数据表修复操作,不然可就乐子大了:两年多的文章顷刻消失,可不是闹着玩的——话说自动备份插件罢工将近一个月,我竟然没有察觉,囧。

由此总结出几条经验:1、经常备份;2、经常备份;3、不要忘记前两条。

话说正题,昨天了中南大学丁伟亮同学的论文《预应力束张拉顺序对锚下局部应力的影响分析》(后几位作者分别为李德建,魏俊,刘朝晖,发表于《华东公路(2008.12.20) 》和《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年第5期)》之上)。感觉有两个问题不甚理解:

  1. 文中提到的预应力施加方式:用降温法,钢筋与混凝土之间通过节点耦合实现协同工作。两次强调“考虑预应力损失的影响”,但实际上我并没有看到文中哪个部分提到对预应力损失的特别设计;
  2. 计算结果显示,所有计算截面中的最大应力,分布范围从3.32MPa~9.83MPa的拉应力,全部超限。(C40混凝土拉应力强度2.40MPa)结论中,提到此处,原话为“由于计算中没有考虑被动锚固端的箍紧(我觉得应该是‘筋’)及构造钢筋的作用,所以上述计算结果有点偏大。”

就以上两个问题,我的观点:

ANSYS中计算预应力损失,多少是有些问题的。尤其对于曲线预应力钢筋而言,张拉之后,其本身就会因结构发生形变,而导致钢筋中的应力小于控制应力。于是也就有了“通过试算确定张拉力提高系数”的做法诞生。那么,这种“损失”,是不是我们需要的“预应力损失”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在每次分析的过程中,程序都会自动考虑预应力损失了?我想,也许不是这样的。一个耦合命令,首先就全盘否定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发生相对滑移的肯能行,这样的预应力损失,是否不够全面呢。我想,如果用接触单元,或者是约束方程,都会比耦合好一些。当然,首先要确定的,是预应力损失这个因素在整体的分析结果中占多大比例,如果影响很小,也没必要浪费计算成本和精力付出。

至于结果,我想,暂且不考虑表达方式的准确与规范性,单看比强度极限超33%~408%,恐怕不能说“有点偏大”了吧。既然单元选用了Solid65钢筋混凝土单元,那通过设定实常数,将其中的普通钢筋弥散到实体单元中,或许是更好的选择。要么通过调整弹性模量——成为等效弹性模量,也有人是这么做的。这样一来,应力分布规律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数值会更接近实际情况,岂不是很好的。

最后,我声明,我可不认识这位同学,只是看文章之后有些想法罢了。论文最初的功能,不就是用来探讨的么。爱因斯坦和俄国数学家通过期刊进行的学术探讨和对话,估计我是没那实力达到那水平了,博客是一个不错的平台,我倒是可以挖掘挖掘~

长河

在曾经的博客时代,是“首个桥隧工程领域独立博主”,目前是一名默默耕耘的普通高校教师。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未必成熟、绝不权威。

相关推荐

连续刚构与刚构连续

连续钢构和刚构连续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这是四年前,我的硕士导师问我的一个问题。在那之前,我自认为读过几个不同版本 ...

关于高考“减震专业”热报

    今天看到关于北京高考考生完成志愿填报工作的新闻,虽然最终的数据在5月18日报考结束之后还没有统计结果,不过通过记者的了解,的确是有不少学生报考减震相关专业的。

2 条评论

  1. 期望你的研究出更多的新成果

  2. 不错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