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或将引领中国期刊新潮流

学术期刊——每个读过或者正在读研究生的人都对之非常熟悉。学生毕业需要在期刊上发文章,评奖和申请课题基金需要先期发表一些相关的文章,教师评定职称也要发表相应数量和等级的文章……就是这样与我们科研生活息息相关的文章,是不是只有投稿-审核-发表这么简单的、单向的流程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至少从《建筑结构》开始,可能会有一些多元化的改变了。

为什么会有学术期刊

古代科学家没有发达的通讯和交通工具,他们只能闷头自己做自己的研究,研究出来的成果应用在身边周围的那么一大片地方。缺乏交流或许是阻碍当时科学发展的一个因素,譬如A发明了一张桌子,千里之外的B也同时发明了一张桌子,两张桌子可能是一样的,如果A与B有所交流,B可能就会在A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发展,提出更好的桌子设计方案,而不是做重复劳动。

到了近代,不清楚是从哪年哪日开始,有了一个叫做“学术期刊”的平台。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可以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文字的形式(当时实在是没有除了文字以外的其他形式吧)发表在期刊上。这样做有几个目的:

  • 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告诉别人“这个成果是我最先做出来的”
  • 创建自己的学术威望,在自己的领域形成“我做的成果水平最高”的形象
  • 把握世界上其他科学家们的研究动向,看看别人在做什么,有哪些是我下一步可以继续深化的,有哪些是我感兴趣的,哪些是我不需要再考虑做无用功的
  • 科学家们之间的交流。苏联科学家曾经与爱因斯坦就“宇宙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在期刊上发表系列文章,你发一篇论述,我发一篇质疑……如此这般,直到达成共识
  • 可能还有其他的,我没想到的目的

由此看来,我们的前辈要学术期刊来做什么——交流。而最典型的,还是上述爱因斯坦的那个例子,我们再细细品味一下,有主角:爱因斯坦和苏联科学家;有媒体:期刊;有观众:广大读者——这和今天我们的哪种交流形式很相像——是不是很像微博?像大家在微博上关注某两位名人之间的思维碰撞?

我们怎么使用学术期刊

学校的老先生,我们的前辈们,他们是在图书馆闷热的资料室里查阅单位订阅的期刊。平心静气是那个时代的学术大环境,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持续跟踪某几本刊物,而期刊也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例如,经常往同一种报纸上投稿的作者,互相之间会结成深厚的友谊,互通有无共同进步,也是这个道理。但缺点是要想大量阅读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文章,过滤掉其他不关心的内容,需要耗费的精力巨大。

我们的条件比前辈好许多,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有许多国内国外优秀的期刊数据库系统。我们在办公室的电脑前轻点鼠标,与我们研究领域有关的文章会以诸如时间先后、数据库类型等各种分类方式呈现在面前。这是生产力提高的表现,但同时也需要连续关注某期刊的最新文章,不要紧,我们还有另一个现代工具——RSS。关于RSS,请参考《RSS应该在高校率先发展》、《新版CNKI重新支持RSS订阅》。

貌似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了吧?想一想,相较于最原始的期刊,是不是少了质疑少了交流?更多的人只是在期刊上发表自己的成果, 看着被引次数逐步增多。或许会有想交流的同仁通过文章里留下的作者联系方式进行沟通,但是不要忘了100人有100个问题,1000人也会只有那100个问题。。作者不是软件客服,发出来的文章不是需要售后服务的产品,逐一回答读者提问其实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个人以为,目前多数中文期刊(英文期刊的情况要好许多,暂且只讨论中文的)缺乏的就是充分交流,具体体现在:

  1. 版面限制严重,如果想把一个问题从头到尾论述清楚明白,最好再加上数据,如果是仿真的话加上过程和命令流都难以加上去;
  2. 多数文章“发出去就不管”,且A做出来的成果,B有新观点却不足以发新的文章,也没办法通过某种反馈的媒介表达出来,这样实际造成了浪费;
  3. 如果一篇文章可以造就一场头脑风暴,或者像论坛帖子那样引发深度讨论,或许效果会很好,而这也是纸质媒体的局限。

《建筑结构》迈出了第一步

不得不说,如今中文期刊领域,《建筑结构》已经迈出了利用新媒体,引领新潮流的第一步。首先,《建筑结构》杂志在副刊中创建了“建闻天下”栏目。这个栏目很特别,编辑尧飞说,他们会鼓励一种轻松的,不同于传统意义上论文书写格局的文体,“这个栏目,一方面是平面介质上的文章,其二更想作为一些年轻工程师交流的平台,会有定期的一些交流活动,也就是坐下来,唠唠嗑,谈谈心”。所以这个栏目的撰稿人,也是设计与学术并存,国内与国外兼备,展现出多种风格多种角度的文章。

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栏目中的文章不参与文献检索——不为了考级而学习钢琴的人,是真正的音乐爱好者。换言之,这个栏目的存在,纯纯的只是为了交流和提高,作者和读者在期刊中可以得到轻松和快乐——这就又回到了期刊的本源。

此外,《建筑结构》又开通了微博(http://weibo.com/jzjg),与网友进行互动。听同事开玩笑的时候说过,“现在的人,可能换了电话,可能不用邮箱,但一定都用微博”。当微博成为在互联网和移动平台上人们沟通的重要媒介的时候,《建筑结构》用其与读者进行广泛交流便有着更大的意义:

  • 通过微博征集关于期刊改版的建议,或关于某篇文章的观点,可以得到最直接、最广泛、最迅速的声音;
  • 通过微博探讨业界最新动态,扩大并巩固读者圈子;
  • 适当的组织活动,或者发布线下活动通知,为读者增多学习讨论的机会;
  • 推荐合适的文章、公开课视频等,为专业人事提供学习资料的同时,也为广大非专业人士提供认识了解建筑行业的机会——这类似于科普的功能,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土木建筑行业被广泛关注的时代,把专业的声音推广出来,有利于提高整体国民素质。

除了微博,《建筑结构》还开通了微刊(《建筑结构微刊》、《建筑结构杂志-论文摘要》)。也许人们接受RSS还有些难度,那么这种“微刊”形式的微博,则应当成为人们关注的主流。

综上,我认为《建筑结构》杂志不甘于单纯的纸质平面媒体,开拓新思路,在这个许多期刊单纯扩大发行量、收取高额版面费,甚至有的还没有开通网上投稿的背景下,显得尤为意义非凡。希望他们能继续坚持锐意创新,成为中文世界最活跃的学术期刊。

长河

在曾经的博客时代,是“首个桥隧工程领域独立博主”,目前是一名默默耕耘的普通高校教师。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未必成熟、绝不权威。

相关推荐

采访本上的城市

第一次知道王军,是因为他的《城记》,那本书让我认识了这位正在思考着“正在逝去的北京城”现象的记者。这本《采访本上 ...

3 条评论

  1. 谢谢博主。对我有帮助by https://www.we2marry.com/category/zhichengpingsheng

  2. 建筑结构的文章质量好像还真的参差不齐,其中不乏软件厂商等广告宣传,长河兄何来此言?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