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斜拉桥,咱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能想到多少种不同的主塔与斜拉索造型方案呢?
教科书上是这样说的:索面布置分为单索面、竖向双索面、斜向双索面;斜拉索立面布置方式包括:辐射式、竖琴式、扇式;
空间索面还可以分为以上四种形式
索塔在横桥向和纵桥向也可以有多种布置形式
虽然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储备,但见到达拉斯Margaret Hunt Hill大桥的那一刻,还是眼前为之一亮:
Margaret Hunt Hill 大桥位于美国达拉斯,由圣地亚哥的Calatrava建筑事务所设计(https://www.calatrava.com/),主跨3676m,索塔高136m,于2012年建成。
这座大桥是Calatrava在美国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桥梁,Calatrava的设计师在中标以后在达拉斯寻找灵感,他们感觉这座城市有着太多的工业化气息,现代化之余略显单调,于是设计师便考虑好好改造一下达拉斯的天际线。于是便有了Margaret Hunt Hill 大桥,它充满了艺术气息,自从2010年建设完成拱形索塔那一天起,这就成了达拉斯的标志性建筑物。
为了能看清楚Margaret Hunt Hill 大桥的复杂索面究竟是如何构成的,我特意多找来几幅图:
这个角度就可以看出来,所有拉索都是锚固在桥面中心线上的
不同的角度,拉索会有不同的视觉体验
就是连桥下的景观做得也是如此精致
仰视图,斜拉索的玄妙主要集中在中间的几根索上
这张照片看下锚点更清楚一些
来两个全景,果然堪称达拉斯的颜值担当
说几点自己的看法吧:
1.“桥梁景观”这个提法在国内至少也有十多年了吧,但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在追求大跨、大型结构带来的张力,Margaret Hunt Hill大桥给我们的启示是其实在很多细节上还可以大有创新可为;
2.结构之美,一方面体现在用其“骨骼”承受荷载的颇为震撼的张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体现在精准计算的数学之美,例如北京奥体中心的水立方,那不就是一个“泡沫几何学”的经典案例嘛,而且索结构简直是“天生丽质”,应该可以有太多的可能;
3.正在我为Margaret Hunt Hill大桥找图片的时候,竟然发现Calatrava早在2005~2006年就已经在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小镇Reggio Emilia上建造了一模一样的桥(Twin Stayed Road Bridges)!这里有真相:
而且一下就是两座!上图中的这三座桥位于同一条高速公路上,连接Austostrada del Sole A1到Reggio Emilia小镇的交通要道,而且设计单位同样是Santiago Calatrava!
我说这个智利的公司,真是一劳永逸啊,拿着一套图纸全世界去复制粘贴。原来我只是在国内的一些建筑设计院(做的是建筑设计)见过类似的情况,在桥梁领域还真是稀奇啊!
参考资料: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