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中国桥梁再诞生几个世界纪录,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了,但当我第一次见到这张照片,还是为之震撼了:
这是山东潍坊白浪河大桥的效果图,本月已经落成,新华社刊发了航拍照片:
白浪河大桥主桥为双层桁架桥,全长190m,上层为机动车道,下层为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及商业空间;引桥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箱梁,东西两端各350m。
摩天轮位于桥梁中间,其网状编制结构用意是模仿“龙脊”的鳞片。设计从风筝中得到启发,建造“无轴式摩天轮”。轮盘整体犹如巨龙的躯干,呈蛟龙出海之势,菱形编织网格寓意龙鳞般鲜活与苍劲。摩天轮总高度145m,正立面外轮廓为直径125m的圆环,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轴式摩天轮。
摩天轮下部结构断面轴线直径为5m,上部结构断面轴线直径为15m,钢结构总重量约5000t,材质均为Q345D。摩天轮轮盘钢结构由外弦、内弦、编织网格组成(见图2),外弦由2根D630×25钢管(间距2.25m)组成,同时作为铺设轿舱轨道的支撑;内弦贯通布置1根D914×25主弦管;编织网格由2899根钢管组成,采用十字节点板或相贯连接。
白浪河摩天轮并不是第一个无轴式摩天轮,此前有2013年竣工的江苏常州“时来运转”,同时它也不是第一个桥上摩天轮,还有一座2009年投入运营的“天津眼”。然而在规模、造型上,白浪河就力拔头筹,担得起这个“世界之最”。
江苏常州 时来运转 (图片来源)
天津眼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白浪河大桥项目施工总承包单位,中建六局制作了一部12分钟的视频短片,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施工重难点、关键步骤等信息。
大桥的桥梁结构部分,选用的是普通的连续梁桥,摩天轮只是与桥梁共用承台基础,并非真的“坐落在桥上”。从视频以及媒体报道中可以轻易看出,工程关键之处以及最大亮点,是桥上的摩天轮。或许也是因此,才会由结构工程(主要指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能力比较强的中建集团牵头,而不是桥梁工程传统的中交、中铁队伍。
许多从事桥梁工程的朋友,都有一种力求结构受力清晰、简单明了的“职业病”。用最少的材料,实现跨越障碍(峡谷、河流等),直接呈现出结构本身的张力,的确可以给人很大的视觉冲击。然而这往往是需要有工程项目所在环境的“配合”,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城市周边,实在是缺少这种“跨越天堑”的条件。因此许多城市都在想办法创造地标式工程的过程中剑走偏锋,有的会选择不合适的桥型(如本应该用梁桥跨越的河流硬是用了悬索桥),有的就是选择了“假拱”。
关于假拱,评价不一,有人认为设计简单(因为其本质就是梁桥),造型优美,可以花较少的钱做出与复杂桥梁具备同样景观效果;也有人认为其不符合受力规律,给工程造成巨大浪费。话说我也有过“假拱”桥梁的参建经历,在连续梁上安装装饰拱,构件重量少说也得有上百吨,这样的重量对于桥梁结构来说完全是荷载,是负担,对于长期受力的结构来说,的确会造成不利影响,为了规避受力的不利,往往需要加大构件截面等,总体来看并不一定是个划算的选择。
但对于白浪河大桥而言,我认为是一次工程界很有积极意义的尝试。
首先,摩天轮并不是“坐落在大桥上”,结构相对独立,只是共用了承台基础,这座摩天轮不会给桥梁的长期服役添加负担。
白浪河大桥由引桥和主桥共同实现两岸车辆的交通通行功能,人群不会被引流到桥面上,而是通过其他的道路引流到主桥下方的“行人层”里——这是非常棒的设计,利用双层桥面实现了不同功能的有效分区,行人和车辆各行其道,都很安全。
摩天轮的抗风、稳定等问题独立考虑,保证了结构可靠性,同时造型的设计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达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与其说是在桥上建了一座摩天轮,也可以说是大桥借住摩天轮的“一条腿”跨越白浪河。
至于说到“劳民伤财”,大可不必如此敏感,当我们尝试在桥梁建设的过程中,除了基本的使用功能以外,考虑更多审美甚至娱乐功能的时候,正是我们的科学技术与经济能力逐渐带来更多自信的标志。
相当精彩的博客!
中建六局支座了一部12分钟的视频短片
土木人员的拼音输入法伤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