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一度坚持先下载rmvb,确认效果不错才去购买正版DVD以支持好片的习惯,直到在《无极》上失算,颇有上当受骗的感觉。我也曾认为寓教于乐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直到这种希望在一次次因无聊的教与乐完全割裂开的烂片而失望……不过,虽然数量少了一些,经典还是会不时出现的,《功夫熊猫》就是一个例子。
的确,对于这部片子,网络上有一些争议,我无心参与他们的讨论。我不知道掩耳盗铃和隔靴搔痒是什么样的感受,因为我从未做过那样的事情。我只是一个经常在思考如何能给予自己更好的教育体验,如何获得更大发展的普通人,看过熊猫之后,我感觉自己找到了部分答案。
1.我一直会坚持梦想么?
阿宝有一个梦想,做一个真正的武士。他没有先天的身体条件,也没有家里的支持,他能接触到的有关武者的全部,几乎都在卧室里面的模型、挂画和自己的梦境里,他所拥有的——只是一个梦想而已。然而宝贵的是他一直在坚持,即便是为了吃,在厨艺这方面他倒是有一点食神的风格。当他真的成为重点培养对象,面对别人的不信任、不理解,甚至故意刁难,他还是没有退缩。他的目的,只是希望距离梦想更近一步,希望每天的自己都能比昨天更强一点,而不是碌碌无为了此一生。
小的时候,我有很多短期目标,诸如考好高中、好大学之类。上了大学后,应该说不短的时间段内我是迷茫的,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我不清楚其他同学是怎么度过那么一个时期的,我是在听06年连战先生访问大陆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关于知识分子历史使命的话之后,才明白自己将来要走的道路的。所以我一直很感谢他,他救了我的大半生。当我确定要做学者的梦想之后,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足够。不过,令我自豪的是,我依然在坚持,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相信自己会一直坚持下去。我没有阿宝那样的狗屎运,只求一个问心无愧而已。
2.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阿宝和太郎正好是可以做对比的两面。昨晚看过采访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访谈录节目,借用他的“道”与“术”来解释更为恰当。太郎应该说是“术”之的大家,所以他无往而不胜;阿宝是“道”的代表,故而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同样是学武艺,不同的目的会有不同的结果。“昨天已成为历史,明天还是未知,而今天就是礼物”这是刻画老龟的点睛之笔,他这个祖师爷给这部片子增添了不少的哲学因素。
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只是赚钱么,如果那样,我当初上职业学校然后下海经商好了,绝对比现在的我发达的多。钞票是一个介质,通过这个媒介,可以得到超出钞票本身的,我们希望得到的东西——譬如精神境界。得到一颗创造的心比掌握技巧更重要,这是中华文明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
3.教育的力量
第一眼看到阿宝的身材,浣熊师傅就说他不行,如果没有老龟的力挺,哪来的龙之武士。世上没有不合格的老师,只有不合格的学生。每个人身上都有潜质和特点,只要发现并挖掘了,就很可能走向成功。中国有13亿人口,这是个负担,如果发挥教育力量,使得这13亿人口编程13亿人才,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三千年前的教育家鼻祖孔老夫子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中华传统文化也讲究“辨证施治”,如果有条件,不要再把课堂当成工厂了,那是巨大的人才浪费。
4.相信自己
电影最具神秘感的龙之旨意,最后竟然是无字真经,而且还能映出自己的面孔。从实力上来讲,阿宝在打开卷轴前后是没有任何变化的,但事实上他却从菜鸟变成了英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还有,电影结尾处阿宝使出来的吴氏断骨指,也是自学的——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总是有限,想要成才就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
我曾参加过全国的一个课件大赛,很是震撼。面对获得大奖的作品,从技术上来讲,我完全有能力做得比他们更好,可是我没有那样去做,这才是核心。我们往往忽略了自己可能具备的能力,忽略了源于内心的力量,而去求助于飘渺的绝世秘籍,世上没有捷径,只有自己的努力。
说了这么多没有条理的话,也不知道在说什么,从马达加斯加到超人总动员再到今天的功夫熊猫,我一向是梦工厂的粉丝。我不是一个崇洋媚外的人,也不是一个愤青,我们为什么没有做出这样动人的大片?听说导演为了学习中国文化,断断续续坚持了20几年的学习,这部影片也是花了3年的时间才制作完成——我们的电影人面对摄影机的时间太长、面对中华文化的时间太短;工作的时间太长、思考的时间太短。我们太习惯于在电影中讲述大道理了,事实证明,正义和爱心才是全人类都能接受和尊重的最大的道理。
看来,不管干什么,最高境界 就是无我的境界啊。。
什么都没有,武术如此,学习亦如此,人生呢。。。
还是 无字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