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首届全国科学博客大赛”

今天在陈博士的博客上得知了一个很有趣的消息:中科协与新浪共同举办了一个名为“首届全国科学博客大赛”的活动。我也抱着好奇的心情,到里面围观了一会,产生一点想法,具体如下。

首先,看一看关于这个活动的基本信息(来源)当中,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几个部分:

活动主题:学术创新与科学传播;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承办单位:中国公路学会、中国公路网,博客平台技术支持:新浪博客;

参赛范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教学和工程实践的科技工作者撰写的科学博客。全国各行业科技工作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均可参加。

主题内容:

  1. 科研探索:科研过程中的创新观点和体会;
  2. 教学心得: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 论点评述:对学术观点的看法评价;
  4. 名人院校:科学世界中的名人名校;
  5. 八面来风:境外的科学发展动态以及其他与科学相关的内容。

在“活动时间”一项内的说明:网友可以任选一个主题,参与大赛。鼓励图文并茂、音频视频的作品形式,如有转载应加以注明。

奖项设置:大奖2000元、最佳博文1000元、优秀奖入选论文集。

再来看一看评选标准中的注意事项:

  1. 比赛期间将参赛作品提交到新浪博客,以便接受投票。
  2. 博客的内容符合活动主旨,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发表或链接任何带有侮辱诽谤、种族歧视、色情、暴力或其它不良内容的文章。
  3. 博客空间至少有10篇800字以上的原创文章,新开博客应在一个月内达到此标准。
  4. 参赛博客应每月更新两次以上。
  5. 参赛博客要体现交流和互动。即不仅自己写文章,也要对其他博客文章进行评价和交流,对网友的回复要有反馈。
  6. 违规拉票、刷新流量等任何作弊行为,都将受到降低票数、取消参赛资格、取消获奖资格等不同程度的处罚。
  7. 直接参与本次大赛的工作人员和特邀评委不得参赛。

围观结束,下面开始发表我的观点:

1、中科协着手办这样一个活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首先是对“博客”,这个一贯被国人误读成为“网上日记”的概念的正名。再者是对“科学博客”这个新兴事物,从官方正式的口径给出认可,足以看出中科协对于新技术对于科技发展影响的关注。

2、博客评选,为什么要选择一个商业化的BSP(博客服务提供商)来做技术支持?如何能保证新浪在对待在新浪寄宿的博客和非新浪的博客之间,没有任何差异,保障绝对公平?新浪没有在显著位置做出宣传,哪怕是一个大赛logo、banner,莫非这只是一个浅层次的合作而已?

3、承办单位为什么只有公路学会呢?当我在第一眼没看到“科学网”的时候,就感到非常诡异。不知道这两个学会是如何承办的,出评委貌似不显示,大概只是做赞助了吧。

4、我随意观看了一部分参赛作品,除了我熟悉的陈学伟、王斌和王世奇三位仁兄的blog之外,绝大多数博客可分为两类:要么属于随想型,要么属于期刊型。前者很常见,也容易理解,这里就不说了,关键是后者——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博客是什么。如果博主把自己的EI检索、SCI检索文章发表在博客中,过来参赛,能获奖么?如果获奖了,恐怕有侵害期刊版权的影响吧,也就说明这个奖项的组织本身就混乱!想作为科学博客,主题就应该是“分享·交流·提高”。在期刊上发表论文的那一套做法,已经被诟病多时了,如今还要将其照搬到博客上来,贻笑大方。什么是有价值的信息?我的理解,是思路。换言之,思考问题的过程,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合理到逐渐合理。这是在形成论文之前的工作,不适合发表到期刊中,但却是博客中的核心内容。博客比期刊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在于高度的互动性。此前有过多次,我在博客文章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一些我没有解决好的问题,网友们在文章评论的探讨中,给与了有效补充,甚至是完美解决方案——这就是博客的特色:评论是文章正文的延伸扩展。

5、我的印象里,日期变动的活动都不是好活动。此次博客大赛,一方面声称有很多单位以及博主的支持,另一方面又说要推迟报名截止日期将近两个月。是真的因为想参与的人太多了,还是太少了呢?

6、为什么要用奖金作为激励手段?我想,这大概会催生出来不少“新博客”吧?优秀博主的基本素质,就是“专注+持久”,恐怕和金钱没有太大联系吧。

7、如果将我的文章收录到大赛的“论文集”(竟然不是“博文集”)中,如何能保证此书不带来经济收益?如果有经济收益,没有分成?这令我想起来了某次课件比赛,要求参赛者用朗科优盘交稿。组织者于是就能很轻松的获得各个学科的教学资源,同时还有海量的优盘……

至于我自己,报过名,后悔了,因为怎么看这个活动都比较山寨的说~

长河

在曾经的博客时代,是“首个桥隧工程领域独立博主”,目前是一名默默耕耘的普通高校教师。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未必成熟、绝不权威。

相关推荐

MX记录引发的风波

这两天和美国的客服来来回回发了多封邮件,充分感到美国企业办事效率之高。当然,我们本土企业的服务态度也在迎头赶上 ...

论VeryCD的倒掉

听说,在互联网中呼风唤雨的VeryCD倒掉了,至于幕后种种,听说而已,我没有亲历。但我却见过未倒的VeryCD,微笑着的驴 ...

17 条评论

  1. @Louis Han 不明真相,其实也挺幸福的~
    @光敏印章机 好一段“软文”留言,哈哈哈

  2. @万戈

    呵呵,很雷人啊。!!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