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读到《新晚报》上的一则新闻,与家人讨论之时遇到了一些有趣的问题,或许这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索性与大家一同分享。
新闻梗概是这样的:周五(11月21日),30吨三鹿问题奶粉在市工商、质监部门的监督下,被投入哈尔滨一家水泥厂的锅炉内销毁。新闻颇有标题党的意思,称其“变成了水泥原料”,莫非“问题奶粉”会变成“问题水泥”么?那岂不又乱套啦……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水泥生产的工艺流程。
水泥,一种胶凝材料,最有代表性的是硅酸盐水泥。组成为硅酸盐水泥熟料、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与适量石膏粉。生产过程,是先由石灰石(CaO)+粘土(SiO2.Al2O3)+铁矿粉(Fe2O3),按一定比例混合磨细后,在1400摄氏度以上(销毁奶粉的这家厂商,锅炉温度为1700摄氏度)的高温下煅烧,形成熟料,最后再与石膏等其他混合料一并磨细即可。
成品水泥中,成分主要有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这里有一个误区,一些朋友经常说他家房子是水泥的~其实,正如上文所说,水泥的主要作用是“胶结”,即像胶水一样把石料粘在一起,形成最终承受外力荷载的混凝土结构。
好,介绍完毕上述背景知识,开始的那个问题就已经不成为问题了。
在1700摄氏度的高温,相信奶粉中的各种成分已能充分燃烧(抱歉,不了解奶粉的化学组成,不过按有机物考虑,无非碳、氢、氧+少许硫、磷、氮)而生成气体被排出锅炉,怎么可能会“成为水泥原料”呢?再有,区区30吨奶粉,对于产量成百上千吨的水泥生产线,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长河以为“实现再利用”是欠妥的措辞,不过“对水泥质量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的确是正解。
p.s.使用水泥锅炉进行废物销毁,的确是一个进步,起码比从前光天化日之下焚烧要环保得多。而且对于那些化学反应之后产生气体的“废品”,或许还能对增强水泥性能起到积极作用 O(∩_∩)O~
顺便问问,站长是不是搞建筑行业的?
一天两杯三鹿奶,万户千家百姓哀
皮肤是什么意思啊?
我记网站都是记域名的,这个博客的短(www.dachanghe.com),挺好记的啊!
这个博客皮肤是哪个啊?看起来不错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