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在生物研究上读到了这篇《树木与埃菲尔铁塔的共同之处》,觉得在结构仿生学方面,的确有许多文章可做。
建筑是什么?归根结底是人类为了抵御恶劣自然环境侵扰,而为自己打造的生活空间,这一点和其他生物的“巢穴”本质上是一致的。想一想,为什么现代高层结构多用“筒形”结构?那是从竹子身上获得的灵感——竹子是一种神奇的结构,一种实现小截面、大高度结构的杰出典范;北方的蚂蚁巢穴洞口基本都是向南方,这和我们住宅的窗口朝向也是惊人的一致……如此例子还有很多,举不胜举。
我们知道,埃菲尔铁塔是一座参赛作品,最初只是一座临时建筑,由一位桥梁结构设计师创作,况且“结构优化、仿生建筑”等概念多是在20世纪才被提出。所以,个人以为埃菲尔铁塔还算不上是一座完全意义上的仿生建筑,至少在设计之初应该没有这样的设想。任何成功的建筑,都很好地体现了“力流”的思想,那什么是力流呢?
力流这个概念,就是对物体受力后,各部分力传递过程的一个形象比喻。事实上,物体在受力后,力的传递就象小河流水一样。先涓涓溪流,在支流、主流,一直到大海。作为一个结构也是如此,各部分构件受到荷载以后,在内部传递,由分布的构件向主要构件集中,对后到墙(柱),基础到地基。也就入了“大海”,分散开了。
所以,长河以为埃菲尔铁塔的设计是完美符合力流思想的典范,而和纯粹的仿生建筑还有一定的距离。
那,什么是系统的仿真建筑结构理论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这里,参考钢结构论坛里半支烟的那篇著名的帖子。
下附两张图片:
这是一棵树么?不是,这是位于深圳的一座通讯塔。个人以为,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
斯图加特机场的柱结构。80年代GPM和SBP完成成功的地方在于结构力流直接传递,避免了梁(弯)间接传递,结构效率高。同时具有美学价值。
生物多少年的进化成果,当然值得人类学习
好久不见了
总觉得只有物理才是真正的科学。
你来更新了啊!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