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博客与学术发展

如果向身边的朋友请教“博客是什么”,他们一定会以异样的、看待土星人的眼光看着我,同时迅速给出“网上日记”的答案,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么?

长河从2004年开始blogging的历程,期间使用过两个BSP的服务,写了很多年的“日志”。按照我的经验,单纯的网络日记,似乎是互联网中没有意义的一部分文字。若是带有隐私性质的日记,则大可不必在崇尚共享的网络中发表;若是打算与好友交流,则校友录之类的网站足以满足要求,为什么还要做博客呢?所谓“内容为王”,博客网站讨论的话题,直接决定了网站的质量,和其存在的价值。

最近相继在科学网黄老师PLoS Biology上读到两篇文章,讨论博客与学术之间的关系,深受启发。

博客,音译自BLOG,纯粹的舶来品。也许是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博客在东亚的发展趋于大众娱乐化的同时,在其发源地——美国(或者广义地成为西方),却开始向“知识集散地”迈步前进。

先看几个例子:据统计,美国39%的网民有阅读博客的习惯,而博客网站总数也已超1亿2千万之多——而这些网站为美国社会提供了巨大的信息、知识的力量。美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博客之一,Pharyngula,他的博客(最初从网络课件发展而来)每周都会有150万的访客和数以千计的留言。PZ Myers先生是Minnesota大学的生物学副教授,他乐于在工作之余,同博客中的广大学生和网民展开深入讨论。

博客也可以增强科学家之间的交流,比如Reed Cartwright先生在2005年因对Natur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产生异议而发表博文,从而引起华盛顿大学教授的关注,经过一番细致的科学研究,一个新的科学结论就这样诞生了。

这样的案例在西方还有很多,就像当年爱因斯坦与俄国数学家通过期刊讨论宇宙问题一样,只不过媒介换成了更加快捷、普及的网络。

科学博客的优势有哪些呢?

1.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中国的乒乓球为什么能够笑傲天下?无外乎一流的训练团队+扎实的群众基础,这两个条件。和我小时候一样,现在很多的孩子们仍然梦想将来能成为科学家队伍中的一员,尤其是在如今神州飞船又一次成功之际。科学家有这样的社会责任,即通过某种媒介,向全社会传播知识(而不是用纳税人的钱在实验室里自娱自乐),弘扬科学观念,激励下一代人的学习热情——这是打造创新性社会的好方法。

2.在充分交流中获得灵感。每一位科学家或者立志成为科学家的博主,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具备一定的见解和知识储备。毕竟学术会议不可能天天召开,那么在网络中的学术讨论,尤其是跨学科之间的“互通有无”,则可成为学术交流的有一种有效方式。

3.获得认同感,这是对博主而言的。博客不同于论坛,每一个博客都具有博主一样的性格,在博客网站中讨论的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像在教室里,下课的时候与老师讨论问题一样自然。

曾记得水均益采访英国首相布朗的时候,他强调现在是一个“博客时代”。这在西方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不过在中国,则任重而道远。牛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相继建设了自己的博客社区网站:Oxford Science BlogStanford Blog Directory。其中有数百位教授、博士参与博客建设、学术讨论,气氛非常热烈。而中国的教育网却步履艰难,黄老师分析得不无道理,“行政管理”事实上已经给“信息化”戴上了枷锁,现在只能靠我们这些独立博客的努力了。

“科学博客”,形式上类似于现在常见的“资讯博客”、“IT博客”;性质上类似于高校中常见的“精品课程”;本质上类似于电视节目里的“百家讲坛”。可惜至今仍无人来做这方面的深度开发,如果到2009年夏天仍无人问津,长河便初步打算涉足。

其他朋友们是否也有相关感想或者见解呢?希望您愿意与长河展开讨论。

长河

在曾经的博客时代,是“首个桥隧工程领域独立博主”,目前是一名默默耕耘的普通高校教师。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未必成熟、绝不权威。

相关推荐

3 条评论

  1. […] 博客。我曾经不止一次强调博客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1,2,3),今天不赘述,还总结过一份土木博客列表。可能吧的阿禅说得对,博客的背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与人交流总是比“等人回帖”感觉好一些。 […]

  2. […] 去年年底,在网上找资料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个名为“首届全国科学博客大赛”的活动[官网公告],举办方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公路学会、中国公路网,还有新浪网等媒体。看起来算是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赛事吧?而且这也和我在很久以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不谋而合。我算不算是国内第一批科学博客发展模式的关注者呢?这个无从知道,不过我的确希望中文互联网有更多技术性的内容,这的确是发自内心。 […]

  3. 景冬

    师兄,为什么不写新浪的博客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