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结构软件学而思》

昨天有幸得到魏兄寄来的书稿,甚为惊喜。抽出时间将书稿浏览一遍,打算到Blog上来写点心得,这才发现已经月余没有更新博客了。自从四月底准备出差,到五月份在南方一个月的生活,再到前些天的毕业答辩,几乎就是一天都没闲着。虽然辛苦了一点,但毕竟像矮塔斜拉桥这样的项目,并不是每个硕士生都有机会接触到,也非常知足啦。过去的一个月,辗转上海与浙江等四座城市,初步领略南国风情,也算是给未来若干年的南方生活弄一次预演。专业以外的收获也不少,主要是风土人情方面,与今天的主题无关,就不多说了。

下面来集中精力推荐魏兄的这本《结果软件学而思——以STAAD为例》。粗略读过之后,我对此书的印象是:这不是一般的教程,这是作者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对结构软件富有个性的学习总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语言上,本书极大地突破了我们通常所见的“科技文献”中千人一面的行文方式。作者不是居高临下地“教导”,而是与读者比肩而坐的“畅聊”。这就使读者可以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不必为那些拗口又拗脑的表述而烦恼,像读小说一样津津有味地阅读一本科技类书籍,恐怕是许多学生梦寐以求的美事吧。

2、创造性地将哲学融入到结构软件图书中来。在国外,一个工学硕士读哲学博士貌似不是一件很怪异的事情。但即便如此,在他们的教材中也不见得敢于把哲学思想如此大规模地融入到书目内容之中。以往,我们的科学大师同时也多是文学奇才,比如林同炎曾经在国际会议上用长诗来介绍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历程等等。文理分科给理科生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收益,只有工程师的民族一样是没有多大希望的——譬如日本。

3、这是一部倾注作者心血和经验的书。虽然本书写着“编著”,但我相信这部书中的绝大多数文字都是作者亲力亲为创作出来的。其中关于振型与特征值等问题的讨论,是本书的亮点所在。当下的教材或文献,大多有个坏毛病,就是喜欢把本来简单的东西弄得玄而又玄,结果打击了太多学生的积极性。本书反其道而行之,尝试着把本来模糊的概念理论用通俗诙谐的语言表达出来,让读者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其实力学没那么难,对吧。经过实践再积淀之后的理论都是精华,本书的后半部分,以“弯曲变形与剪切变形的估算”为代表的章节,其实给土木专业的学生很大启示:在工作中,什么才是核心竞争力,什么才能体现出个人的专业素养?看过之后自然就明白了。

4、这本书适合谁。这是书中第一章的一个小标题,之所以在这里单列出来,是因为我有一些额外的观点。如果一名学生等着用STAAD做项目,亟需一本速成教材,那么这本书肯定不适合。这本书适合那些在结构方面有一定经验和基础(不一定很多),但在概念设计和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的朋友们,对这些人来说,本书一定相当解渴。至于用的什么软件,倒不重要,毕竟所有有限元软件都是一个套路。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的确做到了文题合一,的确是“以STAAD为例”的思考,而并非只与STAAD有关的教程。

同时,就我拿到的这本送审的手稿而言,个人以为还有一点可以提高的地方:

1、格式方面,文章排版中有些软件界面图比较大,这位排版带来不便。还有的地方有符号错误,估计都是要在后期修改的吧。

2、本书介绍了交互操作与命令输入的异同点和不同输入方法的优缺点,我认为如果在介绍实例的时候同时给出二者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先集中介绍交互操作,再用专门章节介绍命令会更好一些。

3、对于STAAD软件来说,书中的实例是不是简单了一些。如果模型更加复杂,比如需要通过MathCAD等软件配合建模等,这样对于复杂工程更有指导意义,毕竟简单例题在许多地方都是可以找到的。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总之,这是一本很有特点的好书,期待这本书早日出版,同时也期待出版社的编辑对手稿手下留情,多保留一些个性化的内容。

 

 

长河

在曾经的博客时代,是“首个桥隧工程领域独立博主”,目前是一名默默耕耘的普通高校教师。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未必成熟、绝不权威。

相关推荐

各种约稿,各种淡定

去年夏天,参加了两个国际会议,此后便有一种信息被公开的感觉,各种会议和期刊约稿信息铺天盖地而来,有的是直接邮寄 ...

4 条评论

  1. 我看过这本书的一些样章,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将本来很抽象的东西描述的很形象,这就好比数学和物理一样,一个高度抽象,一个却很直观,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在这两方面得平衡一下。我们现行的教材在这方面做得不怎么好,所以翻翻这本书还是有好处的。

  2. 大亮

    呵呵,此时不理解,不见得过阵还不理解。

    BTW,啥叫行家知识?

  3. maxandmin

    書中有一部分是用中医角度來引论 . 此点明显与行家知识並不配合 , 所以感覚始终有問題 , 相信出版編輯也有同感 。雖然我很开放于新思维及新方向的嘗试,但此做引论方式並不能引起我(做為工程師)的並聠思考, 所以个人認為是一种败筆 .

  4. 作为一名结构工程师,我觉得有几个阶段性的发展平台:第一个阶段是学习基本的技术和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具体的工程技术问题,这个阶段是打基础,如果没学好或者思路不合理,意识形态形成之后,将来真的很难提高了,就连对于工程经验的积累,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有限。工学从来就是哲学方法论的一部分,但是真的和中医没有任何相关。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